close





儒釋道的人生價值觀





 





 





太上立功,其次立德,其次立言,這是古人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論述。





 





做到立功,立德,立言,即是現代所謂的善人、有德之人。





 





善人的標準是什麼?活在世間為人處事能不昧著良心,不做損人利已之事,有機會還會做些於人有益幫助別人的事,此即是善人。







 

有德之人的標準比善人又要高些。不但不會昧著良心,不做損人利已之事,心中經常有幫助他人之念,且創造機會去幫助他人,雖不居廟堂,心中常懷百姓。見人之饑寒猶已之饑寒,見人之受難猶已之受難。猶如道德經中所講: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





 







 

以儒家的標準即是忠、孝、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





 





以佛家的標準即是不行五惡,常行十善。





 





儒釋道三家言雖各異,其意實同,世人能照此而行,成聖、入道,見性。機緣一到不用強求自然而然。





 





想了解如何做個善人、有德之人,以及超凡入聖,古今有很多著述。本人看過認為比較好的有〈〈太上感應篇〉〉〈〈安士全書〉〉〈〈了凡四訓〉〉,此三本書看後若能照書中所說去做。今生既能業消智朗。障盡福崇。


 


 



 

善人者世人能因他的存在而受益,有德之人世人因他的存在從而生命和人性得到昇華。




 





超凡入聖之人,即古之釋迦、老子、孔子、今之得道高人,及明心見性之覺者。這些人的存在是世人的福源,能引導世人明心見性而進入覺道。

 







儒釋道三教,儒講入世之理,治國安邦之道;釋道講出世之理,超凡入聖之道。儒道是前提,能在世上做個好人,方有入道之基。未聞三界內外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仙佛。







 

悟真篇開宗明義第一篇不求大道出迷途,縱負賢才豈丈夫。百年光陰石火閃,一生身世水漂浮。唯貪利祿求榮賢,不顧形容暗悴怙。試問堆金如山岳,無常買得不來無。真是金鐘法鼓,賢達之士當不警醒!

 


 



 

人生百年光陰轉瞬即逝,不求大道出生死,而求在世之富貴,何異於棄金玉而拾瓦粒。貪窮而求富貴,富貴而求至尊,至尊而求長生,何必繞這麼大一圈方明理,何不直接求長生乎!

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祥樂山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