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子 齊物論 ()  形如槁木  心如死灰
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


【經文】:


 


南郭子綦隱机而坐,仰天而噓,荅焉似喪其耦。顏成子游立是侍乎前,曰:『何居乎?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今之隱机者,非昔之隱机者也。』子綦曰:『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!今者吾喪我,汝知之乎?』


 


解釋】:


 


南郭子綦靠在机案端坐,仰頭向天緩緩的呼吸一口氣,然後放鬆身心,進入超越對待的忘我境界,他的弟子顏成子游隨侍站立在旁邊,看到這種情形


 


問說:「這是怎麼一回事,你是居在那一種境界呀!為何滅絕一切的生機,使形體像一枝乾枯的樹木,而心靈猶如熄滅的灰燼?如今端坐在木几上的神情狀態,和你以前端坐在木几上的神情不一樣,這個已經不是以前的你呀!。」


 


子綦聽了,便回答說:「偃,你問的很好,今天我喪失了執著的我與形體的我,你知道嗎?」


 


啟示】:


莊子南華經的齊物論,主張人與萬物同等齊觀,物我一體,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,也就是人心與天心契合。本章共分為七節,申論萬物的平等觀。


 


本節提示:「吾喪我」的境界,喪我是打破我們心中的我執、成見。子綦是得道的修行者,南郭是說子綦住在城郭的南端,顏成子游是子綦的弟子,顏成是複姓,名偃字子游。


 


本章莊子引例古代修行人的境界,莊子說古代得道的高人子綦,憑在机案而坐,仰頭緩緩的呼吸,進入超越的忘我境界,他的弟子顏成子隨侍在徹,看到師父瞬間入定,形體好像槁木,心靈恰似死灰一般,憑案而坐的神情和從前大不一樣。


 


以上講古代修行人的樣式,跟參禪打坐入定類似,呼吸深沉,進入甚參禪定,達到忘我的境界。現在大開普渡,動渡人,靜渡己,古人重視參禪打坐,道中強調真人靜坐,修行要順乎自燃,平心靜氣,兩膀下垂,氣貫丹田,二目守玄,這是真人靜坐。


 


活佛師尊指出,人之精氣神,及耳聞目見,洩於外者就是凡,向內收則者則成聖,外洩為順行,內收為逆行,所以孟子說: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。


 


存養之工夫,係一心清靜,迴光返照,離火自然下降,紅舌高捲,甘露由漕溪上升,升多下嚥,直入丹田,與命門之火相見,水化為氣,氣滿神足,勞而不倦,既然前升後降,乾乾不息,精滿不思淫,而化為氣,氣滿不思寢,化為虛,虛靈不昧,遍滿法界,道家名曰:「運周天」,佛家叫做:「轉法輪」,儒云:「人欲淨而天理流行。」


 


這是白陽修行內功的工夫。又如何達到:「喪我」的境界呢?喪我的我指偏執的我,就是摒棄我見,達到忘我,無思無慮,與萬物合為一體的境界。


 


喪我與坐忘的道理是一樣的,南華經大宗師篇曰:「墮肢體,黜聰明,離形去知,同於大道,此謂坐忘」。意思是說遺忘了自己的肢體,拋開了自己的聰明,離棄了本體,忘掉了知識,和大道融合為一,這就是「坐忘


 


六祖壇經定慧品曰:善知識!我此法門,先立無念為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,能做到:「無念、無相、無住」就能:「喪我」。


 


道德經第三章曰:不見可欲,使民心不亂


 


道德經第十二章曰: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,馳騁田獵,令人心發狂;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,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,故去彼取此」


 


以上講不可以有欲念,要祛除外在的五色、五音、五味...等感官的誘惑,充實內在德性的光明,也是:「喪我」的積極做法。


 


總之,本段說明南郭子綦修行到了:「形如槁木,心如死灰」的境界,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,只要我們追隨前人的腳步,以及遵循古代修行人的典範前進,靜則修己,動則渡人,內外雙修,福慧並進,雖然不能達到登峰造極,離聖賢也不遠了。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祥樂山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