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子 逍遙遊 (三)天之蒼蒼,其正色邪?
經文:
天之蒼蒼,其正色邪?其遠而無所至極邪?其視下也,亦若是則已矣。且夫水之積也不厚,則其負大舟也無力。
覆杯水於坳堂之上,則芥為之舟;置杯焉則膠,水淺而舟大也。風之積也不厚,則其負大翼也無力。
故九萬里,則風斯在下矣,而後乃今掊風;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,而後乃今將圖南。
語譯:
坳堂:低窪處
掊風:乘風
仰望著天空,只見蒼穹一片,這是天空的本來顏色嗎?還是因為相距太遠而而模糊難辨呢?
高飛的鵬鳥,當牠向下俯視熙來攘往的人群時,就好像我們看天空一樣是一片的蒼茫易逝…
如果水積得不夠深,它的浮力就無法負載一艘大船,就如同倒一杯水在地面的低窪處,只能承載小草般的小舟,但若用杯子當做船,就會沈底,是因為水淺而舟大之故!
相同的,風如果積儲得不夠厚,就無法將大鵬鳥三千里的大翼飄舉起來。
所以大鵬鳥要直上九萬里,讓風雲積厚於翼下,然後乘風馭虛,穿越青雲而不受阻礙,無有迂迴而直飛南冥天池之地,不亦暢快哉!
心得:
1. 當大鵬鳥飛至天空仰望人群時,人們變得渺小,人就像一隻小毛毛蟲在蠕動,所有的思維行為都被大鵬鳥看得一清二楚,任誰也逃不了天地的法眼…!
2. 肉眼是容易被朦蔽的,一杯蕃石榴果汁是白色的,明眼人都看得出來,但若加了紅色素,會說成是蕃茄汁,因為是紅色;若把紅色蕃石榴果汁拿給盲人,他聞一聞會說出標準答案…所以眼睛只會增加我們的執著認知罷了!唯有修至天眼…甚至佛眼,方可看出世間本來面目。
3. 修道趁天時,天時如同大海可以負舟,如大風可以浮載,現時值三期末劫之際,方有明師為我們傳道點玄,應好好把握時機。故曰:有緣遇著佛出世,無緣遇著佛涅槃。誠如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