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天祥樂山社 86期 共勉園地 | |
★ 共勉主題 :
孝的真諦 | 1.孝的重要
★孝經,子曰:「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」
「夫孝,始於事親,中於事君,終於立身。」 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」
★孝是德之本,失去孝所有善行都是不真實
有子曰:「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鮮矣,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,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,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。」(論語.學而篇第一)
中庸曰:「親親為大。」
孝經:「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,謂之悖德;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,謂之悖禮。」
彌勒勸孝 偈 (ㄐㄧㄝˊ ) : 堂上有佛二尊,懊恨世人不識,不是金彩裝成, 亦非 栴 (ㄓㄢ ) 檀雕刻,即今現在父母,就是釋迦彌陀。 若能誠敬事他,何須別求功德,不因父母所生, 且道你身何得。何必靈山燒甚香,只須堂上敬爹娘, 晨昏菽水隨時奉,足保兒孫世代芳。
★自古忠臣皆出於孝子之門
2.孝的省思
奉養父母多計較
俗云:養兒不論飯、養父母要算餐 養妻兒忘親恩
反哺之恩:烏鴉知反哺,羔羊知跪乳
★慈烏夜啼-白居易
慈烏失其母,啞啞吐哀音,晝夜不飛去,經年守故林, 夜夜夜半啼,聞者為沾襟,聲中如告訴,未盡反哺心, 百鳥豈無母,爾獨哀怨深?應是母慈重,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,母歿喪不臨,嗟哉斯徒輩,其心不如禽! 慈烏復慈烏,鳥中之曾參。
3.如何盡孝
孝經:記孝行章第十,子曰:「孝子之事親也,居則致其敬,養則致其樂,病則致其憂,喪則致其哀,祭則致其嚴。五者備矣,然後能事親。」
★行孝的四種方法
A、小養:口腹之養,酒食甘脂,不慮性命長短。
B、中養:體親之志,父母所愛亦愛, 所敬亦敬,使親心安樂。
C、上養:諭親於道,善則贊成,過則諫諍, 使父母聖德在躬。
D、 D 上上養:常念父母之恩,同於覆載,父母之壽, 易於推遷;當用何法可報親恩、 何法可延親壽、何法可使父母超生了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