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

子曰:「亡之,命矣夫,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」

 

 

至聖孔子

 

 

「子曰:亡之,命矣夫!」
「亡之」,亡讀「無」,是正讀。亡之,沒有致此疾的原因。或說是道,此人沒有得此病的道理。伯牛得此病,是何原故?天命如此,無可如何。這樣的人,不應得此病,竟有這樣的病。

另讀「ㄨˊㄤ」,喪也。病情甚為嚴重,所以執持伯牛的手說:你要喪亡了。但是此說不近人情,未有對著病人說「喪之」的道理,想說也須避開病人。


「斯人也而有斯疾也,斯人也而有斯疾也。」
有道德的人而得惡疾,這樣的好人,怎麼會得這樣的壞病。

 

不關伯牛的事,與公冶長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,都是天命。

 

堯舜是聖人,他的兒子不肖,

 

孔子老年喪子,喪顏子,都是命。

 

諸葛武侯知其不可而為之,也是天命。

 

 

 

儒家世間法就如此說,若佛家則說是多生多劫的罪業,這時成熟了。今有喜好學佛而遭難的,那是重罪轉輕。壞人而升官發財,那是天厚其毒,加速他入地獄。

 


人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,故須樂天知命,但須盡人事才聽天命。

 

中庸說:「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;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,率性就是盡性,依佛法而言,斷見思是小盡性,斷塵沙是中等盡性,斷根本無明才是真盡性。性盡方能安命,安貧樂道,知道則貧富兩忘,不在乎了。孔子說此,料想伯牛也懂,可以不怨天尤人,因為伯牛也知天命。

我們不是伯牛,未盡人事,未盡性,而說聽天命,可以嗎?

 

人事者,孝弟忠信禮義廉恥,做到了嗎?這八字吾一字都沒做完全,人事還不行,卻要盡性.

 

吾斷惑了嗎?吾未斷見思,根本不知根本無明,只說名詞,沒能體驗出。未盡人事,未盡性,如何說聽天命?

 

天作孽猶可為,心變就改命,自造孽不可為,自己不行好事,不修身,而說天命,不是怨天嗎?不是誣賴天嗎?這是自暴自棄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祥樂山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