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匠取法平中觀
知天樂德同道端
萬般浮雲成古今
天地不過鴻毛觀
南極仙翁2013春典
「大匠取法 平中觀」
[句解]
高明的工匠,在工作要定水平線時,會取法水的水平作為基準。我們修行人,也要效法水的靜、平,來達到中正平和的修養境界。而這需要觀照的功夫。
[引證]
<<莊子 天道 第十三章>> 「水靜則明燭鬚眉,平中准,大匠取法焉。」意思是,水的平面合乎水平測定的標準,高明的工匠也會取之作為依循的基準。
南極仙翁引用莊子中,取法於水的觀點,要我們取法於水的「靜」、「平」、「中」的特質。這就是所謂的「中庸之道」。
但在這裏,南極仙翁改了一個字,把「准」字,改成了「觀」。這是說,要靠「觀照、覺知」,才能達致「中庸之道」。
「中觀」句解
中觀,大乘佛教術語,起源於西元二世紀龍樹菩薩所著的《中論》,即八正道中的正見,是中觀派最重視的核心思想與修持方法。
中道,是就所作之理而言; 正觀中觀,是就能證之智而言。相對於偏,謂之中; 相對於邪,謂之正。
觀,又譯為毗婆舍那,為觀察、思維之意。觀的本體為智慧,以般若慧觀察一切法,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緣生,皆是假名而成,皆是空,了解一切法無自性,就能夠了解世俗諦,因此遠離顛倒戲論,得知正確真實的因緣法,因此得正見,證入勝義諦,稱為中觀。由中觀可以達到涅槃。
「八不中道」,又名「八不正觀、八不中觀」。八不者:「不生不滅,不斷不常,不一不異,不來不出」八句四對。反之則為「生滅斷常,一異去來」,稱為八迷。
「知天樂 德同道端」
[句解]
知道什麼是天樂的聖人,將虛空寧靜推及到天地,通達於萬物。他的德性,效法天地的運作,不論是人生的道路、治國的道路,都依循自然之道。
[引證]
「知天樂」
<<莊子 天道 第十三章>> 莊子曰:“吾師乎!吾師乎!澤及萬世而不為仁,長於上古而不為壽,覆載天地刻彫眾形而不為巧,此之謂天樂。故曰:知天樂者,其生也天行,其死也物化。靜而與陰同德,動而與陽同波。故知天樂者,無天怨,無人非,無物累,無鬼責。故曰:”其動也天,其靜也地,一心定而王天下;其鬼不祟,其魂不疲,一心定而萬物服。”言以虛靜推於天地,通於萬物,此之謂天樂。天樂者,聖人之心,以畜天下也。”
莊子說:“我的宗師啊!我的宗師啊!碎毀萬物不算是暴戾,恩澤施及萬世不算是仁愛,生長於遠古不算是壽延,覆天載地、雕刻眾物之形不算是智巧,這就叫做天樂。所以說:通曉天樂的人,他活在世上順應自然地運動,他離開人世混同萬物而變化。平靜時跟陰氣同寧寂,運動時跟陽氣同波動。因此體察到天樂的人,不會受到天的抱怨,不會受到人的非難,不會受到外物的牽累,不會受到鬼神的責備。
所以說:運動時合乎自然的運行,靜止時猶如大地一樣寧寂,內心安定專一統馭天下;鬼魔不會作祟,神魂不會疲憊,內心專一安定萬物無不折服歸附。這些話就是說把虛空寧靜推及到天地,通達於萬物,這就叫做天樂。所謂天樂,就是聖人的愛心,用以養育天下人。”
「道端」
<<鶡冠子 道端第六章>>
「天者,萬物所以得立也,地者,萬物所以得安也。故天定之,地處之,時發之,物受之,聖人象之。」
意思是: 所謂天,使萬物得以確立。所謂地,使萬物得以安居。所以,天是安定的,地是居處的地方,時候是生發的,萬物承受它,聖人效法它。
「凡可無學而能者,唯息與食也。故先王傳道以相效屬也,賢君循成法,後世久長,惰君不從,當世滅亡。」
意思是: 凡是可以不學習而能夠做到的,只有睡覺與飲食。所以先王傳揚道,相互的效法從屬; 賢明的君王,遵循先代帝王制定的法規,後世就能長久傳承; 懶惰的君主不遵從它,當世就會滅亡。
註: 鶡冠子是道家與兵家著作,傳為戰國時期楚國隱士鶡冠子所作,有三卷十九篇。
「萬般浮雲成古今」
「萬般浮雲」,指人的富貴、名利、權勢、地位等外在的成就,像漂浮在空中的雲彩一樣,虛而不實,風吹即散。
「成古今」,指整個人類的歷史,基本上就是由爭權奪利的內容組合而成。
整句的意思是: 古今的人類,不斷的爭奪外在的虛榮、財富、權勢、地位,但這些東西,都很無常,像浮雲一樣,瞬間幻化。
「天地不過鴻毛觀」
「鴻毛」,是大雁的毛,非常的輕,比喻沒有價值。
句解:
以道的觀點來看天地,道是無始無終的。
天地存在幾十億年的時間,也只是一段短暫的時間而已,聖人把它當成猶如極輕的大雁的毛一般。真正值得重視的,是我們身上的真性呀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