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天倫道場壇辦班恭請 郭明義點傳師慈悲


 



 



天倫道場於民國一○一年六月二日(星期六)晚上8.00-10.00,籌開壇辦班,恭請郭明義點傳師慈悲蒞臨慈照,天倫道場壇辦人員四百餘人與會內容如下: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中庸曰:「修身以道,修道以仁。」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慈與悲,是修道的重點,所以修道要充滿愛心,心中不能有恨的念頭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修道好不好,要看他慈悲不慈悲,不是看他的金錢、名利、地位如何?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人心有二種力量,一種是仁,一種是恨。所以四書大學篇說:「堯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從之;桀紂率天下以暴,而民從之。」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修道的使命,是化天下暴戾為仁慈,讓大家心中充滿愛心,充滿大慈大悲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修道是要提昇我們的心性,讓心性不斷進化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修道的第一個階段是----美感階段,就是讓我們的心裡有美好的感覺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但是活在美好的感覺是短暫的,因為內心的愛、別、離、怨、憎、會,是永恆的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修道的第二個階段是----道德階段,這個階段,不是內心喜歡不喜歡,而是正確不正確。雖然內心不喜歡,但是正確就要去做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很多人不願意奉養父母,他認為會被綁住,而降低生活品質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修道第一個美感階段,會讓你先樂後苦,例如北部有一個富商,蓋了一棟別墅,每一樓住了一個小三,目前雖然不錯,未來會痛苦無邊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有一些道親,首先進入美好的階段,後來進入道德階段,這個時候苦惱一大堆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所以修道不可以永遠停留在道德階段,而是要再進入第三個階段----信仰階段,才能讓心靈產生質變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修道人一定要進入第三個階段----信仰階段,才可以樂善不倦,隨心所欲不逾己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喜歡行善,樂善不倦,去惡向善,超凡入聖,這是進入第三階段----信仰階段的展現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貪財好色,會考倒一大半的修道人,所以修道一定要經過三個階段:


 


n          美感階段。


n          道德階段。


n          信仰階段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,聽說素食一年多了,她說美國前副總統高爾,為推行環保救地球,後來拿到世界和平獎,但是呂前副總統秀蓮質疑高爾為何不吃素。因為高爾還生活在道德階段,還沒有進入信仰階段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信仰階段要靠道的力量,才能產生無限的力量,讓心靈產生質變,最後達到超凡入聖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孔子說:「飲食男女,人之大欲。」如果能夠改變飲食習慣,進入吃素,就可以讓生命產生質變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古代的人爵是公卿大夫,可以一呼百諾;現代的眾生,能夠修天爵,人爵從之,因為可以累積福報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人類共同的願望,就是追求快樂。但是快樂是短暫的,如果能夠進入初禪階段--靜默無言,就可以保持永恆的快樂。清醒的時候,能夠靜默無言,讓六根清靜───保持靜默無言,就可以保持永久的快樂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法樂是永恆的,所謂常樂我淨。欲樂是短暫的,因為他是空苦無常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老子道德經曰:「甚愛必大費,多藏必厚亡。因為寶藏藏得越多,以後的損失會更慘重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欲望是無常的,一般人是賺錢養身,但是不會存心養性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傳道就是傳你中竅,讓你一心不亂,終日煉神光,就能讓你產生法樂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遠古的時候,南海天帝名叫「倏」,北海的天帝名叫「忽」,他們倆時常到中央天帝「渾沌」的地方遊玩,渾沌非常誠心的接待他們,因而成為至交。別人都有七竅,唯獨渾沌沒有七竅,(二眼、二耳、一口、二鼻等。)「倏」與「忽」便商議為「渾沌開鑿七竅」,渾沌同意了,於是他們每天開鑿一竅,到了第七天七竅都開鑿完成,當他們高興的時候,渾沌卻死掉了。


 


   以上南華經的典故至今二千一百多年以來,很少有人能夠受用這則寓言,為何渾沌七竅皆無,卻居住在中央,又為何開鑿七竅以後,卻一命嗚呼?原來世人每日所追求的,都是六根逐六塵,例如眼觀五色、耳聽五音、鼻聞五味、口貪生靈、心生邪念、足行邪地…等等,七竅日日在非禮中亂視、亂聽、亂聞、亂言、亂動,每天耗散真氣,迷失本性,一旦真氣耗盡,本性迷失,焉有不死的道理?莊子的意思是希望世人,快快回歸本性,快快回歸中道!


 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把心收回來,就能夠讓你法樂充滿,好像顏淵一樣,孔子說賢哉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居陋巷。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回也!」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欲樂與法樂不可以並存,我們要從美感階段,進入道德階段,再進入信仰階段,才能產生永久的法樂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君子引而不發,躍如也;中道而立,能者從之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真正的迴光返照,是在覺醒而未認知的狀況下。


 


l          看佛燈能夠讓我們平心靜氣,這是沒有情緒的專注,叫做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



l          金剛經第三十一分曰:「一合相即是不可說,但凡夫之人,貪著其事。」一合理相,就是無極理天,一但說出來,就是兩極了,這就不是無極了(落入對待),好像無字真經一樣,不能說。又好像電腦鍵盤的delete鍵一樣,它是消除鍵,一按下去,全部資料都刪除掉,道理也是一樣。


 


   惠能六祖這樣說:「心有所得,故即非一合相,心無 所得故,是名一合相。」說一個人,你的心若有所得 的心,這樣你就不是一合相。
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祥樂山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