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,不一定有
「富有」常被放在一塊,事實富不一定就是有,富而有道才能擁有。
美國一家建設公司老闆惠塔克,二○○二年耶誕節中了威力球樂透頭彩,獎金約台幣一百零四億元,他萬萬沒想到從此走入悲劇,失去朋友,官司纏身,連心愛的外孫女都死於非命。
惠塔克很後悔中獎,他說:中樂透後,深感人性貪得無饜,你一有錢,人人覬覦。早知如此,會把彩券撕掉。
惠塔克中獎後並未花天酒地,他發願做善事,可是厄運還是接踵而來。他捐錢建兩座教堂。但中大獎的消息使他成為耶誕老人,大家都求他幫忙,只好成立基金會應付。
有人要地毯,有人要房子,各種奇怪要求都有。惠塔克至少送出價值十六億五千萬元的房子、汽車和現金。他說不論在那裡出現,至少有一百五十人圍著他要錢。
他原本生活愉快,中獎後一切變了調。有四百件官司纏身,大家都想分一杯羹。官司使他名譽受損,為了尋求安慰,他酗酒,與人疏離。厄運牽連外孫女。他買四輛新車給她,給大筆零用錢。一些朋友看上他外孫女的金錢,就在惠塔克中獎二年後他的外孫女被發現死亡,死因不明。
中獎人人希望,但當意外之財來臨,如果未能善加運用,會因福得禍。佛家並不排斥金錢,但強調善財,更強調善用,飛來之財如果不能善加運用就會空夢一場,還會帶來橫禍,富而不有。
世間人重視財利,特別在現前經濟掛帥的時代,每個人都拼命爭取財富。財富是能夠爭到的嗎?其實能爭到的,還是命裡有的,正所謂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命裡沒有的,怎麼爭都爭不到。這個道理,《了凡四訓》就講得很清楚,所以古人講:「君子樂得作君子,小人冤枉作小人」,一飲一啄都是命中注定的。命是自己造作的,自作自受。
世間人所希求的三種殊勝果報...財富、聰明和健康長壽。
佛家說: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真的求什麼得什麼。只要懂得求的理論與方法,如理如法去求,沒有求不到的。
財富是從財布施來的,財布施是因。這一生擁有巨大的財富,是過去生中修大布施、大財施,這一生才得大果報。
修法布施,得聰明智慧;
修無畏布施,得健康長壽。
果必有因,不肯修因,哪來的果報?強取豪奪,損人利己,造作罪業,那不是得福,是得禍害。縱然奪到了,依舊是命中所有的,但是手段、起心動念不善,造的是惡業,這一生福享盡之後,就墮落到三惡道。三惡道進去容易,出來難!
所以,有財富是福報,但是福、是禍很難說。中國古聖先賢造的文字,都是啟發智慧的符號,看了、讀了要覺悟。「禍」跟「福」,形狀非常相同,意思就是「
是禍、是福就在一念之間」。一念覺,禍變成福;一念迷,福變成禍。譬如你擁有財富,不知道做好事,緊守著財富,這是禍害。
這個財富可以利益很多眾生,救活很多眾生的生命,你守住不拿去救人,讓那些人死於災難、死於飢餓,就造了大罪業。
雖然沒有害人,但是守住財富,這一點就叫你墮阿鼻地獄。所以財自古以來稱為「通貨」,通貨就是要流通,不能止住。止在面前就是罪,能夠流通出去就是福,禍福在一念之間。
但往往有財富的人會說,
貪官污吏苛扣賑災物資的,自古以來就有,無法避免,這是少數人。我們不能因為這樣,救濟賑災的工作就不做了,那是我們的過失。
要以真誠心去做,真誠心能感動人。自己做得不好,是真誠不夠,把這些責任推怪在別人身上,這是沒有智慧。
致富之道
1、斷偷盜:貧窮的原因來自偷盜,
不僅要斷偷盜的行為,還要斷偷盜之心。
2、孝養父母:
3、供養聖賢(奉獻道場):
4、讚嘆佈施:沒有餘力佈施,可以讚嘆別人佈施。
5、憐憫飢饉:
復有十業。能令眾生得多資生報。
一者自離偷盜。
二者勸他不盜。
三者讚歎不盜。
四者見他不盜,心生歡喜。
五者於父母所。供奉生業。
六者於諸賢聖給施所須。
七者見他得利。心生歡喜。
八者見求利者。方便佐助。
九者見樂施者。心生忻悅。
十者見世饑饉。心生憐愍。
以是十業。得多資生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