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莊子 齊物論 ()  支配主宰的是誰?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


【經文】:


 


大知閑閑,小知閒閒,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其寐也魂交,其覺也形開,與接為搆,日以心鬥,縵者窖者密者。


 


小恐惴惴,大恐縵縵。其發若機栝,其司是非之謂也,其留如詛盟,其守勝之謂也。其殺如秋冬,以言其日消也,其溺之所為之,不可使復之也。


 


其厭也如緘,以言其老洫也,近死之心,莫使復陽也。喜怒哀樂,慮歎變慹,姚佚啟態,樂出虛,蒸成菌,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。已乎已乎!旦暮得此,其所由以生乎?


 


 


【解釋】:


有大智慧的人,他的見聞是廣博的,而小有聰明的人,做事情也很有條理,大演說家他的氣勢很盛,稍為會說話的人則說個不停。


 


他們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,睡覺的時候精神交錯,醒來的時候因為患得患失,而使形體不得安寧,他們的生活,與平常所接觸的事務糾纏不清,整天鉤心鬥角。有的發言從容緩慢,有的發言設下陷阱,有的發言謹慎嚴密,因為他們唯恐口辯失敗,小的恐懼提心吊膽,大的驚魂失魄,而有患得患失的恐懼。


 


他們發言時好像發射出去的利劍,專門窺視別人的是非,再乘機攻擊對方,當他們不發言的時候,好像咒過誓一樣,默默不語,等待致勝的機會。他們衰頹的時候,好像秋冬季節,萬物凋零,說明他們一天一天的消毀;


 


他們沈溺在自己的所作所為當中,無法自拔,沒有辦法恢復天然的本性;如此下去,他們的心靈閉塞,好像受到緘藤束縛一樣,無法透氣,就這樣日漸枯竭,心靈逐漸走向死亡之路,無法恢復純陽的生機。


 


他們的心靈時而歡喜,時而恨怒,時而悲哀,時而快樂,時而憂虞,時而嘆息,時而反覆,時而怖懼,時而浮躁,時而放縱,時而張狂,時而作態;就好像音樂從虛寂的孔竅所發出的聲音一樣,又好像菌類由地氣所蒸發而成一樣。


 


這種種的變化,日夜輪流交替不已,呈現在我們的眼前,但是不知道是誰在支配主宰他們呀?算了吧!算了吧!一旦體悟到以上發生的原由,就可以領悟到宇宙間生生化化的道理。


 


 


【啟示】:


 


齊物論第一段講喪我,要我們去掉心中的我執、我見,才能與萬物合而為一;


 


第二段講大自然的天籟、地籟、人籟。借用風的力量,吹響萬物孔竅所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,其聲音千奇百怪,林林總總,交織成宇宙的大樂章,然能使眾竅發出的風,是誰在做主宰?當然是『天籟』,因為『天籟』是宇宙間萬有的主宰,雖然無形無聲無臭,無形無象,卻能空中生妙有,申論人與萬物是等量齊觀的。


 


本段莊子藉由大自然的三籟的大世界,再轉入實際人生的生活點滴。


 


首論大知、小知、大言、小言等相對論的人生百態,有大智慧與小聰明,有大辯才家與小演說家,他們說出去的話,與心裡百態,有各種不同的遭遇,宛如萬花筒般的錯綜複雜,與上段風吹萬竅所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相輝映,好像百家爭鳴,各自沈溺在自己的造作中,自以為是,都為自己的酒色財氣,名利恩愛拼命的追求,無法恢復本來清清靜靜的本性,心靈黑暗,起伏不定,靈性越陷越深,至死方可罷休,輪迴六道,永不停止,這均是源於自以為是,太過執著的原故。


 


自古到現在,一般人都是庸庸碌碌的過一生,無論大知、小知,大言、小言,都好像螞蟻一般,生活在地球上,萬頭鑽動,與環境對抗,為生活而努力,所追求的,無非金錢、名利、地位,任誰都無法逃脫這個宿命,這是人類幾千年來不變的傳承,這樣的人生,只是人類這個物種的生存過程,不值得記錄,也不具有參考價值,與草木同朽,有何益哉!


 


本段最後提出誰來支配主宰大知、小知,大言、小言的呢?莊子不說明答案,只是叫你一旦體悟到以上發生的原由,就可以領悟到宇宙間生生化化的道理,跟上一段指出:「主宰『天籟』的是誰?」,有異曲同功之妙。


 


事實上主宰『天籟』的是  上天無極  老母,而主宰支配大知、小知、大言、小言的,當然是我們的靈性了


 


我們的靈性,自三山坡前  母子分離以後,流浪東土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生是死的開端,死是生的起始,所以有生死輪迴不斷,有生必有死,有死必有生,就如太陽上升的時候叫白天,落下的時候叫晚上,站在地球上的人,會有白天跟晚上的區別,「若有一日,能從外太空來觀看時,地球上白天晚上其實是一樣的(太陽不動,地球自己轉動)」,人活在世上執於生與死,就如同喜歡白天而厭惡晚上是一樣的道理,一個人若能將自己死生置之度外,一心修道,找到靈性的止處,那麼此人才能脫離生死輪迴


 


故莊子在本段的意義,強調人身被外在的知識與言論所支配,心靈又被內心的執著、妄想、我見、自以為是所束縛,而失去了自性的主宰,原本自在逍遙的人生,被內外環境所牽絆,而沈溺在欲海之中,越陷越深,身心靈無法恢復本來的光明與自在。


 


這樣的人生,充滿著悲哀與無奈!輪迴六道,永無歇止,如何才是解脫之道呢?唯有找到支配主宰的靈性,接受明師一指,知道生來死去見當前的真明路,行持十條大愿,勤用三寶,打破生死枷鎖,跳出苦海深淵,體悟人生無常,生老病死,輪迴六道,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的大道理,趕快借假修真,以靈性作主,不再以識神用事,依靠無生老母,協天普渡辦收圓,時時宏道渡人,代天宣化,清口、設堂、渡眾,將沈淪在苦海中的眾生一起救起,共同航向清清靜靜光明的彼岸,與道合而為一,才能明心見性,圓滿功德,返本歸鄉,是本段的真諦


 


什麼是領悟到宇宙生生化化的道理呢?這是得道以後,齊物論體用合一的境界。


 


六祖慧能大師對於體用合一的關係,敘說得極為明白,六祖云﹕「心量廣大,遍周法界。用即了了分明」謂本體之至道,遍周法界,無所不在,無不涵攝,而且由此本體起用,「用即了了分明。」用既由體而起,何以起用,如何生「用」,無不明白,此有體之用也。「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。」顯示了體用不二的關係。


 


所謂「心」、「性」、「體」、「一物」等,都是「本體」的異名,本體是無是無非,無善無惡,無憂無喜,本自清淨,超過一切限量、名言、蹤跡、不可智知、不可理求,無形無質,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沛然充塞於宇宙之間,常依體起用,是非空非有,亦空亦有,能大能小,應物現形,為萬物萬法之主,體與用因而有不二的關係,本體係作用不絕,攝兼動用,動用中收不得,不盡有為,不住無為而又能無所不為,本體在凡愚而不減,在聖賢而不增,不斷不常,不亂不寂,用處祇是無處。


 


有體有用,體用不二,是宗教家、哲學家的共同見解,也是齊物論的最佳註解,體用合一了,就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,與天地同參矣,也就是與仙佛共駕慈航,協天普渡辦收圓,與道合一,超凡入聖,證果成真也。


 


 

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祥樂山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