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福中【好德】的重要性
『好德』是五福之一,而且是重要的一福。
一個人有了宅心仁厚,樂善好施的德,這是一生中最幸福,受用不盡的。
因為『好德』能贏來長壽、富貴、康寧和善終。因此, 我們可以說,『好德』是一切快樂和幸福的泉源,『好德』是一切好運和福氣的根本。
『好德』需要我們不斷培植,正如長壽、富貴、康寧需要隨時培養一樣。
假使我們現在不把『好德』的因繼續種下,那麼一切享受都會變成非常奢侈的『消費品』,因為沒有播種,福報享用完了,必然會貧窮匱乏。
古德曾說:『保藏的東西不一定屬於自己。享用的東西不再屬於自己,只有施捨的東西才真正屬於自己。』當我們用種種方式把財物貯存或積蓄起來時,我們不一定會再擁有那些財物。
譬如你拿錢買股票,股票可能會下跌;
買黃金珠寶又可能被盜賊搶走;
參加合夥投資,不但有風險,而且萬一被合夥人騙走,那豈不前功盡棄?
買房地產,市場不景氣時會賠本,將來萬一遇到敗家子,也會傾家蕩產,難怪《大寶積經》上會說:『一切財物都是天災、人禍、盜賊、官府和敗家子這五家所共有的。』
享受物質就是消耗福報,而且享受五欲的感官快樂,這是很膚淺而又很短暫的,享用過的財物永遠不能再屬於自己。
只有把財物施捨在適當的地方(佛經上叫做『福田』)取之於社會,用之於社會,那麼財物才具有永恆的意義,而不致被天災、人禍、盜賊、官府和敗家子所奪去。
所以古人勸我們要佈施積德:
『三寶門中福好求,大富之家前世修。未曾下得春時種,坐守荒田望有秋。
一切財產總非真,及早將來施於貧。水火盜官並逆子,五家有份盡來侵。
一粒落土百粒留,一文舍出萬文收。與君寄在堅牢庫,汝及子孫享不休。』
沒有佈施修德,將來的日子很難挨過,尤其是一個臨命終時,一切財物、朋友、眷屬、權力都帶不去,只有平生所作的善惡業力跟隨著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