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易經談處之道


 


 


     


 


   


:


  山水蹇,上卦為水,八卦屬水,水即險也;


  下卦為山,八卦為艮,艮為山,卦意為止,


  結合起來表示:山上有水,山高水深,寸步難行。


 


 易經雜卦:蹇;也。


 


 象辭:山上有水,蹇;君子以反身修德


 


 


貧、病-超凡入聖的關卡


   


 許多人問到:要如何因應?或以什麼心態來面對 貧、病的蹇境? 


 


健康,是活下去、活得快樂的基礎;財富,是活得舒服有尊嚴的條件。對多數人而言,人生無非首先要活下去,再來希望活得好。


 


人一生中出狀況時就是人生最糟、最絕望的時候到了。但是,對修道人而言,這二個大關卡出現時,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升墜機會,能否超凡入聖的機會。


 


我們面對的方式和心態,就是決定我們這個考試有沒有過關。過了這關生命就「入聖」而不再是一般凡俗之人,沒過關則表示我們凡心還是比道心重。


 


 修道人和一般人不同之處在於,遇到這二種困境並不是,相反的是「超凡入聖」的機會,是一個「入聖」門檻,像鯉魚能不能躍過龍門一樣,如果過得了這個考驗,我們的生命從此以後就脫凡俗而成聖賢。


 


如果為了生病而退失道心,為了解決經濟問題而放棄修道…。就表示還無法超凡入聖,心中還是重凡輕聖,沒有躍過龍門。


 


  


凡俗的不同


 


「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」,眾生重視的是形而下的部份,形而下最利害攸關的無非就是健康財富,修行者重視形而上的部份,形而上就是「德」。


 


 如果修道當考驗出現,會退失道心,就表示:


我們修道的目的不是為了修「道」而是為了求福、求壽(健康財富)


 


 修「道」的目的在於「培德」,而不在於「多福多壽」,只要道德能夠提升。老、病、窮、災、死…又有什麼關係?


 


考驗出現時,正是脫胎換骨的大好機會,問自己有沒有怨天尤人?有沒有退道?是不是有「再窮也要修下去」「再病也要修下去」的決心?


 


 如果能有這種決心,一定過關。所謂過關不是轉富、轉健康,而是終於不會在乎、不再執著健康財富是絕對的重要,終於從被有形的物質、肉體束縛解脫,不在被形而下的東西束縛住。


 


我們人生不管你多麼富有、多麼健康到最後都是要死、要窮。死的時候誰帶得走健康?誰帶得走一塊錢?每個人都空空的走,『歸零』是一定的。


 


沒有『道』只有面對絕望、毀滅、困境…


有「道」可以修三寶、存心養性…


即使只能躺在病床上,只要還有一口氣就還可以守玄、默念真經。


 


   


而且心性、靈性和身體、命運是息息相關的,心養得好,身也會受到滋養,業障也因而轉輕,讓我們更有機會脫離疾病;也更有可能轉業、消業脫離貧困。


 


 即使我們終於還是沒有改變貧窮、疾病的事實,也沒有關係,我們一生的修行不會白費。


 


凡夫俗子一生追逐名利的努力,在死時都成空,只留下業障;


修行者一生努力所修的成果死後不會是一場空,而是帶我們走向更美好的世界。


 


要肯定自己一生吃素修道,死了以後只會更好,不可能更壞;人的一生很短暫,這一生富有、健康固然很好,但是數十年後就結束了,結束以後還有更漫長的生死輪迴要渡過。


 


所以眼前的貧、病,抓住這個鯉魚躍龍門的機會,躍過以後我們就是聖賢,不在淪落凡塵在禍福吉凶裡浮浮沉沉。


 


象辭:山上有水,蹇;君子以反身修德真是一語中誥,困境時要反省的是自己的德性修好了沒?


 


 


蹇的


 


上雷下水,解卦。


 


 易經深奧的道理在於用多重角度去看認知自然,


 即用天的角度去思考,遇上困難帶給我什麼啟示?


 


所以遇到蹇難時,須先停下腳步,反身修德之外,更可以換個角度看出另外的端倪與解決之道。


 


解卦:


 


上卦為震,是天地之間的雷,屬性:


動,下卦有水;結合起來就是春雷震動。


 


彖辭:天地解而雷雨作,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,解之時大矣哉!


 


象辭:雷雨作,解;君子赦過宥罪


 


仁人君子要效法大自然以春雷震動,降下甘霖,赦免凡人的過錯。


 


 


遇困境時要不怨天不尤人,更要去原諒他人,真是了不起的德性啊!


 


 


蹇的錯卦


 


轉變當下的情境 上火下澤,睽卦。


 上卦為火,屬性為明,下卦為兌卦,屬性為悅


 


所以臨事蹇難時,要內心愉快,要心平氣和,冷靜的觀察人事物,才能妥善的處理問題。


 


反之,若心中不平,一把無名火,燒燬功德林,得不償失;內心愉悅的接受一切安排,並效法如日月照物的積極氣魄,自然而然化逆境為順境。


 


彖辭:睽,說而麗乎明,柔進而上行,得中而應乎剛


 


象辭:睽;君子以同而異。


 


 


 


易經所示的本卦.綜卦及變卦,從多角度去觀察自然,領悟其中奧妙的真理,再巧妙的用於世間變化的情境,故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參贊天地之化育之功。


 


蹇的本卦是困難,而面對困難的解決之道在於綜卦的解卦以及錯卦的睽卦,這三卦可以說明其中的奧妙,也是易經所隱含的處蹇之道。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天祥樂山社 的頭像
    天祥樂山社

    天祥樂山社部落格

    天祥樂山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