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法紀要
主講人:楊阿蝦講師
主講日期:20110115 地點:志善佛堂
主講題目:何謂緣份?
心得分享:
1. 楊講師乃道場資深台語講師,首先她很自謙詼諧的介紹自己,為何她的名字叫做阿蝦,原來在老一輩重男輕女的觀念下,父親原本期待生下男生,結果卻得女生,失望的說:「沒魚,蝦嘛好」,於是才有這個奇怪的名字
2. 這種取笑自己,不怕人笑的謙卑精神,著實令人欽佩。
3. 楊講師以自身的經歷講述一段不平凡的修道歷程,她表示早期先生比較虛華,不認真修行,可是她先生在他的人生後半段十年左右,非常的認真修行,態度觀念改變了許多,甚至在臨終前將位於湖口的農地捐出興建大佛堂,造就了他回天之後,上天封他為「至誠真人」之美名,所以得道有緣,但要有修道才有份。
4. 楊講師表示在結婚初期,自己也有婚姻危機,初期上佛堂拜拜都是有求的心,求菩薩讓她的家庭能更美滿…..,但始終沒有靈驗,直到有一天蒙文德仙君黃前人的開導,才知自己還修得不夠好,於是更發心更虔誠,終於挽回一場可能分裂的婚姻危機,而先生也因此走入道場,發心修行。
5. 佛云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,要有好的結果,必須問自己有沒有種下好因,之所以沒種下好因可能來自於累世的習性業力而致。
6. 楊講師講了一個習性的有趣例子:
話說鄉下地方若有喪事,出殯之時都會請來「師公」來做法事,「師公」在出殯前都會帶領子孫們講一些吉利話
「有好德留子孫沒?」 子孫答:「有哦」
「子孫添丁發財沒?」子孫答:「有哦」….
此時剛好有一隻蚊子叮咬「師公」手臂,「師公」痛得叫
「夭壽哦」子孫答:「有哦」 哈哈哈
7. 求道是緣,而修道是份,有修才有份,今世結道緣,好好的修,爾後仙真菩薩,萬家生佛有咱一份,不亦榮幸哉! 感恩合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