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見素抱樸  少私寡慾


 


 



 


 


 


老子有一個法寶,這個法寶叫做「」「樸」是一個渾圓天成最自然的東西,寫成這個「樸」或這個「璞」都是可以的


 


 


「樸」就是未切割的原木,完整一塊大木頭叫做樸木,然而這個「璞」也就是璞玉的意思,完全沒有經過雕琢的玉石,叫做璞玉,未切割的「大原木」給人感覺並不值錢,但裏面確實可以產生許多值錢東西出來。


 


 


譬如一切貴重的家俱,都是由原木切割而來的;原木可是包含了一切木質實用產品,小到一支牙纖,大到高貴的家俱,都包含在一個「樸」裡面,然而人們對自然大原木卻絲毫不感覺到貴重。


 


(這就如同人們不懂得純潔本性的可貴性,人心長期被貪瞋癡及五蘊色"""""蒙塵污染,致使無明緣生,不識自本心,流浪生死,找不回自己的原點。)


 


 


在還沒有分割之前的「樸」,是看不到任何名相,更沒有家俱、牙纖、床、桌椅、木塊之名稱的。


 


()卻盡包了這一些名相,所以老子的「道」,就用一個原木作為代表;或者用還沒有雕琢的玉石作為代表。


 


 


所以「璞玉」你不能稱它為戒指,或種種首飾的名字。但它卻包括了這些首飾,而被稱為「璞玉」或「璞石」。


 


 


老子不主張分割,主張保持原有的狀態。分割以後就有了各種「名相」,如果你把原木鋸成了木塊一片一片,它只能叫做板",還沒有鋸之前它絕不能稱做木板,但木板原始狀態就出自(原木)裡頭。假使把它們裁成一條條,就叫做方木條。如果把它做成家俱,就叫做木檯、椅子、桌子、櫃子…等等,也就產生了各種名貴價值的「名相」出來,當一切價值發生以後就到了末端,也就到了最後,如同現在所稱的末法時期。


 


 


換言之,這個時期的人心,屏棄了原始的純樸,用盡各種方法在爭名奪利,攀龍附鳳,顯貴於人前,集寵愛於一身,如果這樣繼續演變下去,非但沒有前途可言,若再往前走一步,這些東西都要毀滅壞盡。


 


所以說不是燒了就算數,乃是由外而內屏棄一切附加於形色上的東西。


 


 


一個人若能永遠保持這個「樸」或「璞」,外在形像好東西沒有被發覺出來,沒有做成什麼大事,但裏面的純樸卻永遠存在哪兒。


 


 


老子之道,用「樸」涵蓋了一切叫做「見素抱樸」。素的沒有顏色,純白就是原色。一點顏色都沒有,感覺上不好看,但你若將它上了色彩,一張山水畫也就變得好看許多,不過你卻不能不知道,所有底色可全都是白的,底色要是不夠「素」淨,那麼畫出來的山水畫就會出現瑕疵了。


 


 


所以老子特別重視「見素抱樸」,用這個「素」抱著這個「樸」。


 


 


不要執著外在一切有形有相,要能在當下守住純素清淨的心靈。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天祥樂山社 的頭像
    天祥樂山社

    天祥樂山社部落格

    天祥樂山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