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朕一生造寺度僧,布施設齋,有何功德?


 


韋公曰:「和尚所說,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?」就是六祖所講的就是達摩祖師的宗旨,他的氣象要往那個方向目標。師曰,六祖就回答說:「是。」就是歷代祖師的傳承。


 


韋公又問:「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,帝問云:『朕一生造寺度僧,布施設齋,有何功德?』梁武帝以為他在有形有相的現象界之中,都鼓勵人家出家。度僧就是鼓勵大家出家當僧人,當皇帝有錢又造了很多寺廟。然後又布施設齋供養這些修道人,有何功德?他以為他功德很大。


 


達摩言:『實無功德。』把他潑冷水。說實在的都沒有功德,韋刺史就講:弟子未達此理,願和尚為說。」弟子不知道裡面的真理所在,所以希望六祖能夠解。


 


我們從現象界來了解,他造寺度僧,布施設齋,這個都是有形有相,都是人間的小果,都是天道跟人道的福報。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不能稱為功德,是福報,是做了以後有福報。


 


所以只要在形相用心,那個都是福報。我們如果要修持,在形相也幫助眾生,我們做過了以後把它拋開,不要進入腦海,那個就進入性分,就不是享受福報,就已經是深植得本。


 


在種植我們道德的根本,深植得本。所以最重要就是不記在心上,我們布施了,行善了,記在心上,那個一定有果報,果報就是福報。福報一享用完了,就沒了。


 


我們都不要記在心上,就是把它拋入虛空,福報就變進入性分,在我們佛性的八識田中,所以這個是最重要。我們八識田中有這麼多的功德所在,我們德性就建立,以後就可以坐在供桌上。


 


假如我們都沒有行善幫助人,供桌上坐不住,人家一朝拜,我們就摔下來,坐不住,所以一定要有德,要有實際的善,我們供桌才坐得住。這個就是實際的情形,所以跟梁武帝說,實無功德。


 


梁武帝說:為什麼沒有功德?他說:這是人間小果,有漏之因,雖有非實。雖然有它不是實在的。梁武帝說:如何是真功德?什麼才叫真功德?達摩祖師說:淨智妙圓,真正的功德就是淨智妙圓,我們的般若妙智慧。


 


我們有般若妙智慧幫助眾生成佛,幫助眾生成佛,實際的就是有功德。如此的功德,不於世求。不是在凡塵事象上來追求,而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就在我們的本性之中。梁武帝一問,達摩祖師就講:如此的功德,不於世求。


 


梁武帝又問:如何是聖諦的第一義?聖諦就是最上乘的第一義,然後達摩祖師就講:廓然無聖!


 


很廣闊沒有聖凡之分,那個就是第一義。梁武帝他想:我就是聖上,就是皇帝,皇帝不是稱為聖上嗎?竟然你說無聖,就是等於沒有皇帝。那就看不起我了,梁武帝說:對朕者是誰?達摩說:不認識。


 


對朕就五蘊:色受想行識,我怎麼會知道是誰?了解這個意思嗎?達摩祖師說梁武帝根器還差太遠,所以他就到嵩山少林寺去面壁九年。


 


各位前賢!達摩祖師為什麼要面壁?面壁做什麼?是在等待有緣人,就沒緣,沒緣就渡不成。了解意思嗎?所以是要機緣成熟,我們渡人也是一樣,也是要機緣成熟就渡得動。假如沒有機緣就渡不來,我們盡了心。


 


所以我們活佛老師也講:事若有成樂其事,事若無成志不凡。假如我們要渡化眾生,渡來了我們樂其事。事若無成志不凡。渡不來,我們的志向不平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祥樂山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