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論語心得隨想


 


 


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


 


仁的展現在求道後可以於迴光反照當下完成,那麼克己復禮也可以等同迴光返照。故克己復禮的下手功夫,最直接了當的是迴光返照,達到攝受六根、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之四勿功夫,而不須理欲交戰痛苦的持戒。


 


 


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同六祖壇經:一悟即至佛地,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,所以開悟是多麼的重要,難怪整部心經的關鍵處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


 


 


我們常把眼睛往外看別人如何如何? 克己復禮教我們自己看自己,天下雖然尚未大同,只要你克己復禮就是自己的世界大同


 


 


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故仁的展現由己非由人,己可視為已經迴光返照過後的自己,這當下仁可以自然的呈現開展;而由人乎哉?為仁非由人,這裡的人,可視為尚未迴光返照的自己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人心意識,如果用人心意識去努力要達到仁,這將會白費努力,而且非常辛苦且效果不彰。


 


 


莊子齊物論:今者,吾喪予!吾就是重做新民的自己,予就是認假為真的人心意識。


 


 


子曰:仁遠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!   


 


仁,是自性的展現,離我們很遠嗎?遙不可及嗎?求道時,明師一指即是自性現,當下心性歸仁。但日後,身入紅塵中,仁的展現,有那麼容易嗎?


 


迷失了那麼久,如何將它找回來呢?往往一時容易但恆久難,透過三寶修持,可以很快的即心即佛,一起思量,即是慈心善念。故一念迴光,自性西方雖遠頃刻到。其功夫就在迴光的力行!


 


朝聞道,夕死可矣!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


朝夕之間,或許可以將時間拉長,但一個人的長壽如果活得如同草木一舨,生命又有何意義?可貴的是當聞道那一天開始,聞就是開悟,生命的能量開始不同,走一條天道學修講辦行的生命旅程,至歸空涅槃的那一天。此時方不愧疚吾心!


 


聞道之初的誠心保守、愿力愿行,是否在生命過程中一一展現與落實?生命是否空過?如果問心無愧了,那麼色身存在的命限到了,那麼便可以走的很安穩、從容自在,此生沒有遺憾了。


 


如果空過一生,恩未報,愿未了,色身存在命限到了,夕死是否死的安穩、自在朝夕之間,告知我們生命不要留白。


 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祥樂山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