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插天山 98/11/29 天祥樂山社 活動報導
☆☆ 參加人員: 共10位
領隊:賴鐘鎮
隊員:洪兄 周兄 林先生伉儷(叔叔/嬸嬸) 李明榮 陳淑美 陳湘菊 美惠 惠蘭
☆☆ 交通:
土城 →台七線 →小烏來風景區→北插天山登山口
☆☆ 過程說明:
北插天山位於三峽鎮、烏來鄉與復興鄉的交界,雪山山脈北段著名的中級山,為大漢、新店溪之上游。
而它最迷人之處,在於它是台灣山毛櫸(又名水青岡)的故鄉。台灣山毛櫸與台灣櫻花鉤吻鮭,都是冰河時期遺留的珍貴生物,而台灣山毛櫸也是台灣11種珍貴稀有植物之一。其主要分佈於北台灣逐鹿山、北插天山、南插天山、拉拉山、阿玉山、銅山。
每年深秋,山毛櫸由綠葉變為金黃而豔紅,此時也是登北插最熱門的季節。
北插天山也是大台北盆地能當天往還之中級山,已超越郊山範圍;因路途遠,登頂之路又陡峭是北部之中級熱門名山,雖然海拔只有1727公尺,但其林相景觀卻有二千多公尺至三千公尺的景觀,溫、寒帶的針葉林、秋天的變葉樹林,這些北國風光,難以想像住在亞熱帶的我們,能一天往返就親近她!
北插天山也是挑戰百岳的試腳石,一〞隻〝山頭直直的插上北部的天空,加上讓人望之生怯的泥巴、接近垂直的陡峭攀岩路、幾乎不標里程數的路線不管天氣再好都是潮濕的路面等等條件,都會讓人覺得這座山頭不太容易讓人親近。
一般攀登北插天山的路線有五條:滿月圓、小烏來、東眼山、福山、復興經南插天山線,一般最熱門也比較輕鬆的路線是滿月圓線及小烏來。
光小烏來也有三條路線,下線是宇內溪瀑布及中線赫威神木路線及上線的水源地路線,今天我們走的是上線的水源地路線,09:00出發經赫威山,今天山上下著霧雨,地面泥濘,這條路線叉路頗多,需注意查看,不然會走到赫威神木路線或往滿月圓路線,就白費功夫了;
所幸領隊“大賴”對路況很熟悉,所以沒什麼擔誤,約10:50到水源地,一到就傻眼,怎麼會那麼多人啊?是北插天山在辦大拜拜做醮嗎?
環顧四週,隨便算算就近三十來個人,聽說人多時上百人都有呢!水源地也是眾多英雄好漢的聚集地,有的來練腳力(俗稱賤腳),有的來賞山毛櫸,有的是塔上賊船當討苦吃…;
為了減輕負擔,負重的物品寄放在“北插之友”的吳大哥處,吳大哥是當初登百岳的伙伴,還認得小弟我呢!非常親切煮著火鍋,還炒米粉…燒酒,熱茶樣樣有;自從83年吳大哥完成百岳後他就當起“北插之友”義工,人稱吳老大;而小弟我完成後繼續經營本社,帶山友登山,為的是讓大家體驗自然之美…;
話說回來,領隊“大賴”為了保持全隊體力及士氣決定直攻基點下山後再進食策略;
11:00木屋遺址起登最後困難的路段,此段是讓人望之生怯的泥巴樹根混雜路線,而且接近垂直的陡峭攀岩路,加上冷風的吹拂…第一次上此山者都吃足了苦頭,其實此種地形在岳界真是少見,真有哭笑不得的窘境,其垂直的陡峭路段讓人覺得有點又臭又長,爬了許久仍見不著頂的感覺,加上泥濘及超滑的樹根一不小心就會摔得四腳朝天,若不慎墜落又會有生命的危險;
果然在過了一半左右,開始有人有抽筋現象,接著美惠姐決定打退堂鼓,再怎麼鼓勵也不肯上去,而湘菊姐雖然落後又加上抽筋,仍忍受爬上頂點,是此趟的最佳精神獎得主;
13:00基點合照後補充一下體力後開始下徹,下山又是另一種考驗,此時都覺得自己的腿怎麼那麼短,如果長一些不就很好下山,領隊“大賴”很有耐心的教導如何採踏安全的下山,就這樣亦步亦趨,回到水源地又是15:10了;
此時看看別人身上的摸樣,真是好笑又好氣,全身都是泥巴,想這樣打扮如何上得了捷運 ? 叫別人看了不趕緊離開才怪,所以呢 在水源地就努力的清洗乾淨,順便補充一下煮好的熱湯熱食,約15:30離開水源地到達小烏來停車場約17:00,總共花了八小時的時間;
今天除美惠姐未攻頂外,餘九人全數攻頂成功,成績還算不錯,隊員有的聽到北插開始有了恐慌恐懼症反映,都說下次再也不爬北插天山了,登山界有一句術語是這樣說:『上山罵,下山忘,下回爬山不會怕!』下次一定再上山的。
↓小烏來登山口之標示

↓沿途偶有原始綠色山水風光可欣賞
↓雖然有指示牌,但仍覺得蠻亂,稍不留意,就會走錯
↓深秋了,山毛櫸所剩樹葉愈來愈少
↓稜線上,朦朧的山毛櫸林
↓既來之,則拍之